【黃帝內經】夏季養生
夏季到了。
夏季的三個月包括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六個節氣。
夏屬火,對應五臟之心。長夏(小暑、大暑,約農曆六、七月,即「三伏天」)屬土,對應五臟之脾。
因夏季晝長夜短,人應順應自然,晚入睡早起床。
夏日炎熱多使人心煩,調養神志,使其心靜,則能養生。
飲食方面,夏季炎熱,食慾減退,食物要以清淡、易消化為主。
黃帝內經為現存最早的傳統中國醫學著作,對後世中醫的理論與實務有深遠影響。
內容分為「素問」、「靈樞」兩部分。「素問」以問答形式記錄各種醫學理論,「靈樞」原稱「針經」,主要為針灸、經絡之內容。
黃帝內經講述陰陽五行、五運六氣、人與天地自然、藏象、經絡、疾病、病因、辯證、論治、針灸、方劑、養生等面向,涵蓋範圍廣,加上系統述說,使其成為中醫最早也最重要的醫典之源。
夏季到了。
夏季的三個月包括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六個節氣。
夏屬火,對應五臟之心。長夏(小暑、大暑,約農曆六、七月,即「三伏天」)屬土,對應五臟之脾。
因夏季晝長夜短,人應順應自然,晚入睡早起床。
夏日炎熱多使人心煩,調養神志,使其心靜,則能養生。
飲食方面,夏季炎熱,食慾減退,食物要以清淡、易消化為主。
脾為五臟之一。是維持人體水液代謝正常的過濾器。脾位於中焦,在膈之下,腹腔的左上方,胃的左方。
脾在體合肉,主四肢,開竅於口,其華在脣,在液為涎,在志為思。於五行屬土。
【黃帝內經 素問 奇病論】
「夫五味入口,藏於胃,脾為之行其精氣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」
三焦為上焦、中焦、下焦的合稱,三焦遍布在人體胸腔及腹腔,是血氣、津液運行至五臟六腑的途徑,故此,三焦與其他腑器不同,並無實體。
三焦中,上焦位於膈之上,中焦位於膈與臍之間,下焦位於臍之下。
三焦的狀態各有不同,按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:「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、下焦如瀆。」可見三焦狀態之異。
三焦通暢,則水液及氣機運行暢順無阻;相反便會引致氣化功能失調。